維基共筆Wiki
Advertisement
  • 注意:本條目難度分級為:國中筆記網站
  • 輻射可能藉由之傳導。
  • 波動指的是當擾動發生時 (如物質受到干擾),產生可傳播的物理信息 (如凹凸或鬆緊的部分)。波只傳遞能量,不傳遞介質。

分類[ | ]

  • 力學波 (機械波):需要介質才可傳播。早期以為光、磁...等是透過一種假想的介質以太傳播,後來證實為錯。
    • 橫波 (高低波):如繩波、水波 (水面)、地震波S波
    • 縱波 (疏密波):如聲波/聲音地震波P波
  • 非力學波
    • 電磁波:不需要介質就可傳播。如電波
    • 物質波

依震盪方向和傳遞方向分類[ | ]

  • 橫波
  • 縱波

依行進方向分類[ | ]

  • 行進波
  • 駐波:電子繞核的軌域-原子軌域就是一種駐波。駐波有波節點(node),為電子不易出現處,節點數越高則軌域能量越高,其中的電子相對不穩定。
    • MOT 也同理,越多節點的軌域能量越高。
S orbital

摘自中文維基百科,圖中為各種s orbital的切面圖,可以看到節點(顏色交接處?)。

如何判別一個完整的波?[ | ]

一個波峰或是波谷到下一個波風或是波谷的相對位置。


性質[ | ]

  • 波鋒及波谷:一個波的最高及最低點
  • 波長 (λ):一個全波的長度
  • 振幅:波鋒到波谷的垂直距離除2
  • 週期 (T):產生一個全波所需的時間。時間÷次數 (單位為秒)
  • 頻率 (f):一秒內產生多少波。次數÷時間 (單位為赫茲)。電磁波的頻率是電場振動頻率。
  • 波速 (V):距離÷時間

由此可見,一個全波、一個完整的波、振動一次、4個振幅、1個完整波鋒+1個完整波谷,都是指同一件事,只是用不同概念敘述而已。

公式[ | ]

  • velocity波速V=frequency頻率f*wave length波長λ
    • 單位推導:頻率=一秒幾次(次/s);波長=一次多長(長/次)
      • 頻率*波長=(長/次)*(次/s)=長/S=一秒多長的距離=速率
  • 光波的道理也相同:光速C=frequency頻率ν*wave length波長λ
    • 但是因為光速恆定,所以C=frequency頻率ν*wave length波長λ=Constant(常數)
    • 所以ν和λ成反比
      • 頻率大的光,波長短,像是紫外光...等比可見光強的光
      • 頻率小的光,波長長,像是紅外光...等比可見光弱的光
C= ν* λ

不同波相遇時:干涉[ | ]

本條目筆記介紹[ | ]

本條目是本條目作者的國中2上理化內容。

參考文獻[ | ]

書目[ | ]

  • 《國中自然2上》,翰林出版,2012年6月版
  • 《升國中前必讀的漫畫科學教科書 1》,高允坤著,金炫辰譯,臺灣麥克出版

網站[ | ]

注釋[ | ]

注釋[ | ]

外部連結[ | ]

Advertisement